在全县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守护师生健康未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我县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下面,我讲五个方面意见。

  一、“强意识”,拧紧思想“总开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落实的关键。在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强化意识是首要任务,只有从根本上提升思想认识,才能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提高站位,认清重要意义。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校园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未来一代的健康素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是贯彻落实关于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是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办。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学校食堂和食品供应商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共同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三)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还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良影响。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反应、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和影响。

  二、“抓关键”,牵住整治“牛鼻子”

  专项整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聚焦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克难点问题,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

  (一)聚焦食材采购,把好源头关。食材采购是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严格把控。要加强对食材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和监管,建立健全供应商评价和退出机制,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质量可靠的供应商。严格执行食材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加强对食材价格的监控,防止出现价格虚高、以次充好等问题。推行大宗食材集中采购,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

  (二)紧盯加工制作,规范操作流程。食品加工制作环节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规范操作流程。要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防止交叉污染。加强对食堂加工设备和餐具的清洗消毒,确保设备设施清洁卫生,餐具消毒合格。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按照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严禁滥用食品添加剂。

  (三)加强经费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膳食经费是保障学生饮食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要建立健全膳食经费管理制度,规范经费收支行为,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公开透明。加强对膳食经费的审计监督,定期对学校食堂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防止出现挪用、截留、贪污等问题。合理确定学生膳食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吃到营养丰富、价格合理的饭菜。

  三、“建机制”,筑牢监管“防火墙”

  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是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

  (一)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各方职责。进一步明确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学校等各方在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进行严肃问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二)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如“互联网 + 明厨亮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等,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食品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跟踪督促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建立社会共治机制,拓宽监督渠道。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要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媒体、社会组织等的监督作用。学校要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食堂的管理和监督,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食堂的运行情况。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四、“促提升”,练好管理“硬功夫”

  提升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水平,是专项整治工作的根本目标。我们要通过加强培训、强化服务、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饮食保障。

  (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膳食质量。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专业素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岗位晋升等挂钩,激励从业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优化服务质量,满足师生需求。学校食堂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满足师生的饮食需求。要加强菜品研发,根据季节变化和师生口味,合理搭配菜品,确保营养均衡、口味多样。注重食堂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食堂整洁、卫生、舒适,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交流,及时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师生满意度。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加快推进学校食堂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 + 明厨亮灶”系统,实现对食堂操作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食材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全程追溯,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可追溯、可查证。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对膳食经费的管理,实现经费收支的信息化、规范化,提高管理效能和透明度。

  五、“严纪律”,念好“紧箍咒”

  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严肃的任务,必须以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来保障工作落实。我们要严格工作纪律,严肃执纪问责,强化建设,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严格工作纪律,确保任务落实。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严格工作纪律,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要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二)严肃执纪问责,形成有力震慑。专项整治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问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做到有案必查、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形成有力震慑,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强化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专项整治工作是检验我们工作和能力的重要考场。我们要以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要深入基层、深入学校,认真听取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同志们,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推动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在全县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所在栏目:发言致辞 > 关键词:食品安全,整治,推进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