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重点危化品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重点危化品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全县重点危化品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专项检查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县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信息化系统运行专家团队,以及全县36家重点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刚才,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就专项检查情况作了详细汇报,[企业1]、[企业2]代表也结合自身实际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实在、很到位,既有对问题的深刻剖析,也有对改进工作的具体思路,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县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信息化系统运行对危化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信息化系统运行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先后出台《“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风险隐患的精准识别、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将危化品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纳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部署,更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信息化系统建设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更是安全生产理念的革新。只有将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入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二)强化信息化系统运行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现实需要
危化品行业因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一直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安全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危化品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与风险隐患发现不及时、处置不到位密切相关。信息化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功能,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为事故预防提供有力支持。例如,通过对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可以在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时提前预警,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通过对危险源的动态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隐患排查和整改提供精准指引。可以说,信息化系统是我们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实现安全生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的关键手段。
(三)强化信息化系统运行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危化品企业不仅要确保安全生产,还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企业可以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维护,企业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通过人员资质管理和培训系统的应用,企业可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信息化系统不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工具,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优势,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安全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提升信息化系统运行管理水平
(一)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夯实系统运行基础
数据是信息化系统的“血液”,没有高质量的数据,系统就如同“无源之水”。各企业要对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数据规范》,全面梳理生产经营全流程数据,建立涵盖工艺参数、设备设施、人员资质、危险源监控等大类小项的全要素台账。重点做到“三个核对”:一是核对设备台账与现场实物,确保[具体数量]台(套)关键设备、[具体数量]个仪表传感器的型号、参数、安装位置等信息准确无误;二是核对人员信息与持证情况,对[具体数量]名特种作业人员、[具体数量]名安全管理人员的资格证书进行动态更新,杜绝“人证不符”现象;三是核对危险源信息与管控措施,对[具体数量]个重大危险源、[具体数量]处关键装置的安全警示标志、应急处置方案等进行逐项核实,确保数据与实际完全一致。县应急管理局要牵头建立数据质量抽查机制,每月抽取[具体比例]%的企业数据进行现场核验,对数据准确率低于[具体比例]%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系统预警的有效性。各企业要制定数据采集管理制度,明确[具体数量]类工艺参数的采集频率(如反应温度每分钟采集一次、压力每分钟采集一次),规范[具体数量]种传感器的校准周期(如可燃气体传感器每个月校准一次)。在数据传输方面,要采用有线与无线双备份方式,确保[具体数量]条关键数据链路的畅通率达到[具体比例]%以上。企业要重点解决因厂区面积大、信号弱导致的数据传输延迟问题,[具体时间]前完成[具体数量]个无线基站的升级改造;园区要加快推进光纤环网建设,实现企业与园区平台的数据传输带宽不低于[具体数值]Mbps,确保预警信息在[具体时间]秒内送达。县应急管理局要会同通信管理部门,每季度对企业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检测,对传输延迟超过[具体时间]秒的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数据丢失可能导致系统瘫痪,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各企业要按照《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备份与恢复要求》,建立“本地 + 异地”双备份机制:本地备份要采用磁盘阵列 + 磁带库的方式,确保[具体天数]天内的历史数据可随时恢复;异地备份要将数据传输至[具体距离]公里外的专业灾备中心,每[具体时间]小时同步一次。[企业名称1]要立即整改当前仅用移动硬盘备份的问题,[具体时间]前完成灾备系统建设;[企业名称2]要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完整性,今年内至少开展[具体次数]次全量数据恢复演练。县应急管理局要将数据备份情况纳入日常检查重点,对未落实双备份机制的企业,一律不予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
(二)以系统应用为重点,发挥智能管控效能
信息化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风险的早期预警和隐患的精准识别。各企业要充分利用系统的智能分析功能,对[具体数量]项工艺参数设置三级预警阈值(蓝色、黄色、红色),当数据超过阈值时,系统要自动触发[具体级别]级响应机制。比如,当储罐液位达到[具体比例]%时,系统要立即向操作人员发出蓝色预警;达到[具体比例]%时,发出黄色预警并自动关闭进料阀门;达到[具体比例]%时,发出红色预警并启动紧急放空装置。在隐患排查方面,要将[具体数量]项常规检查内容嵌入系统,实现“检查—上传—整改—验收”全流程电子化。企业要借鉴[企业名称]集团的经验,将隐患排查与人员定位系统结合,要求巡检人员必须到达[具体数量]个指定点位才能完成检查,杜绝“假巡检”现象;[企业名称]公司要利用视频 AI 分析技术,对[具体数量]处作业现场的人员违规行为(如未佩戴安全帽、违规动火等)进行实时识别,今年内实现违规行为识别率达到[具体比例]%以上。
特殊作业是危化品企业事故的“高发区”,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流程管控。各企业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将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具体数量]类作业纳入系统管理,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在系统中完成作业审批,严禁线下操作;必须通过系统核查作业人员资质,杜绝无证上岗;必须利用系统实时监控作业环境,如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浓度等指标;必须通过系统记录作业过程,保存[具体时间]小时以上的音视频资料。[企业名称]化工要重点解决动火作业审批流程繁琐的问题,优化系统设置,将审批时间从平均[具体时间]小时缩短至[具体时间]小时以内;[企业名称]仓储要在受限空间作业点安装[具体数量]台智能监测设备,实时传输氧气、有毒气体浓度数据,一旦超标立即报警并切断作业电源。县应急管理局要开发特殊作业监管 APP,实现对全县企业作业情况的实时监控,对违规作业行为,当场抓拍并依法处理。
信息化系统要成为应急处置的“智慧大脑”,实现“预警—响应—处置—评估”全链条联动。各企业要完善系统中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准确录入[具体数量]辆应急救援车辆、[具体数量]台(套)应急装备、[具体数量]名应急救援人员的实时状态;要将[具体数量]个应急预案嵌入系统,实现预警信息与预案的自动匹配,一键启动相应处置流程。园区要加快建设应急指挥平台,与企业系统、消防救援系统、医疗机构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今年内完成[具体数量]家企业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在全县重点危化品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在栏目:发言致辞 > 关键词:危化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