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以铁腕整治之姿,守护清风正气之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交流,就是要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方向、压实各方责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魄力,坚决向违规吃喝这一顽瘴痼疾“亮剑”,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和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环境。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对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和现实危害

  违规吃喝看似是“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关系和国家事业发展、关乎民心向背的“大事”。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典型案例可以看出,违规吃喝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反复性和变异性,其带来的危害广泛而深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

  (一)违规吃喝是腐蚀员干部的“慢性毒药”,严重损害的光辉形象

  在违规吃喝的酒桌上,一些员干部逐渐丧失了理想信念,放松了自我约束,将的纪律和规矩抛诸脑后。在某县政部门违规吃喝案件中,涉事干部在推杯换盏之间,称兄道弟、勾肩搭背,把本应严肃的工作关系扭曲成了庸俗的利益关系,将手中的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员干部作为在群众中的形象代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这种违规吃喝行为,让群众看到的是员干部的奢靡享乐、特权思想,而不是艰苦奋斗、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极大地损害了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使群众对的信任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违规吃喝是诱发系统性腐败的“培养基”,深度污染生态

  案例充分证明,许多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案件往往始于看似平常的饭局应酬。一些心怀不轨的商人打着“感情投资”的幌子,以高档宴请为手段,行“围猎”干部之实,在觥筹交错间完成利益输送的暗箱操作。例如,在某省查处的一起重大腐败案件中,某企业老板通过连续多次在豪华私人会所宴请分管领导干部,逐渐建立起所谓的“深厚情谊”,最终使得该领导干部在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为其大开绿灯。这种由违规吃喝引发的腐败行为,如同恶性肿瘤一般,逐步侵蚀的肌体,破坏生态的健康与纯净,严重阻碍了的事业健康发展。

  (三)违规吃喝是破坏社会风气的“不良示范”,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违规吃喝行为不仅在内产生恶劣影响,还会向社会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当员干部频繁出入高档场所、大吃大喝时,这种不良风气会迅速蔓延至社会各个层面,引发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质疑。长此以往,社会风气将被严重扭曲,形成“比阔气、讲排场”的不良氛围,加剧社会资源的浪费,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违规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它关乎的形象、关乎生态、关乎社会风气,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予以整治。

  二、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

  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精准聚焦、靶向施策,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人群,创新工作方式,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聚焦重点人群和场所,织密监督检查“防护网”

  在整治工作中,必须明确重点监督对象和关键场所。一方面,要将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因为他们手中握有重要权力,更容易成为被“围猎”的目标。通过加强对这些重点人群的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和政提醒,确保他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纪律底线。另一方面,要将高档酒店、私人会所、农家乐等场所作为重点检查区域。这些场所往往是违规吃喝的高发地,必须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坚决杜绝违规吃喝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违规吃喝行为无处遁形。

  (二)强化制度建设,扎紧权力运行“铁笼子”

  制度建设是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治本之策。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违规吃喝行为。一是完善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规范接待标准、审批程序和费用报销流程,确保公务接待透明、合规。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档案制度,将违规吃喝行为纳入政档案管理范畴,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制度建设,明确监督检查的主体、内容、方式和频率,确保监督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扎紧权力运行的“铁笼子”,让员干部在制度的约束下,不敢、不能、不想违规吃喝。

  (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筑牢思想防线“防火墙”

  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既要靠制度约束,更要靠思想自觉。必须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加强对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一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形象的宣传视频、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等,广泛宣传违规吃喝的危害和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示警,让员干部时刻保持警醒。二是开展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通过举办政文化讲座、政主题演讲比赛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政文化氛围,让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政教育。三是加强性教育,通过组织员干部参观政教育基地、重温入誓词等活动,强化他们的性修养,增强洁自律意识。通过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筑牢思想防线“防火墙”,让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抵制违规吃喝行为,自觉做到洁自律。

  三、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构建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长效机制

  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一)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落实

  各级组织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将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整体布局,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和部门的监督指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在整治工作中敷衍塞责、落实不力的组织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二)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加强对违规吃喝问题的查处力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公务接待经费的管理和审计监督,严格控制经费支出,防止公款吃喝行为的发生。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同办案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注重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

  在整治工作中,既要注重治标,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更要注重治本,从制度建设、思想教育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违规吃喝问题。要定期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执行、宣传教育等长效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通过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实现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同志们,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是全面从严治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的形象、赢得民心的重要举措。让我们以高度的自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坚决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的宗旨,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关于《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措施》研讨交流发言材料》所在栏目:发言致辞 > 关键词:违规吃喝,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