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教育科技局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警示"活动工作方案: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校园平安【1850字】

  各乡镇中心校、县直各中小学(幼儿园)、各校外培训机构: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近期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教训,全力落实全国、xx省、xx市、xx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遏制特重大事故发生,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县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警示"活动(简称"四大"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警示"专项行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原则,层层抓落实,全县教职员工树牢安全理念、压实安全责任,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解决学校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学校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彻查安全隐患,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强化隐患源头治理,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为期一个月。

  三、排查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类校外培训机构。

  四、具体安排

  (一)大排查活动

  1.排查内容:

  (1)校舍、食堂、教学楼、综合楼等重点人员密集场所,校园施工现场、学校老旧房屋等;

  (2)学校水、电、气输送安全管理,电网线路、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

  (3)学校实验室、仪器室和实验用品保管室等实验用品管理;

  (4)深入开展电气安全、消防安全、校车安全、校舍安全、食品及饮用水安全、传染病防控、危险化学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及校园周边治理等安全隐患排查。

  2.排查方式:

  (1)集中排查(xx月xx日至xx月xx日),全县各学校集中一周时间,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排查要做到查找出隐患、问题,分析研判形成的原因。

  (2)常态排查。在集中排查的同时,严格落实常态化排查制度,做到不停顿、不断档、不留白。

  3.建立台账。各学校要根据排查情况,分级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并逐日更新,每周上报一次排查整治情况。

  (二)大整治活动

  1.整治内容:

  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建立台账,寻找源头,挖掘链条,揪住一点、整治一片。

  2.整治方式:

  (1)即知即改。坚持将边查边改贯穿始终,做到一般隐患问题立即整改。

  (2)限期整改。对问题台账进行梳理,不能立即整改的,逐条明确整改责任、整改要求、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形成整改方案。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立刻报告教育科技局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三)大检查活动

  1.检查内容。按照"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三不放过"要求(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以及"一岗双责"责任制要求,教育科技局对各学校进行分片督导检查,对各学校自查整改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各分管领导带头下沉,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学校检查。

  2.检查方式:

  教育科技局成立督导检查组,分片对各学校进行重点检查,落实检查责任,确保检查效果。对各学校"四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督促指导,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履职不到位的学校进行及时提醒,对问题较严重且排查整改不积极的学校,对校长进行诫勉约谈。

  (四)大警示活动

  1.警示方式。围绕xx"xx"一般机械伤害事故、xx"xx"车辆伤害事故,以及xx"xx"透水事故、xx"xx"集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xx"xx"煤矿局部冒顶涉险事故等,采取观看视频、开展讲座、组织学习、专题培训、撰写体会、反思剖析等方式进行警示教育,贯穿"四大"活动全过程。

  2.规定任务。

  (1)xx月底前,各学校组织集中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宣传片。

  (2)放假前,各学校要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安全生产专题学习和安全知识技能专题培训。重点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

  (3)xx月底前,各学校制定"三清单",即: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压实安全责任,堵塞工作漏洞,完善制度机制。

  五、具体工作措施

  按照"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一)校舍及建筑施工。对教学楼、学生宿舍、餐厅、食堂及校园在建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等方面,全面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大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建立好排查隐患台账。

  (二)食品与饮水卫生。加强学生食堂、宿舍的管理,重点检查消毒和防蝇防鼠、饮水等设施配备、食堂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检查食品的采购、加工、储藏、留样、陪餐、添加剂使用、餐具及场地消毒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加强学校饮水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三)实验室及危化品的管理。排查实验室的危化物品管理和安全设施配备等教育教学设施是否达到安全使用的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如何存放等问题。检查是否制定防范措施落实专人负责,完备出入库手续,危险化学药品的领用和登记,有无详细记录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四)交通与校车安全。向学生传授交通安全常识,重点教育学生上下学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非法车辆。加强校车规范管理和隐患排查整治,及时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履行学生上下车交接手续,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做好台帐记录。

  (五)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与维稳。积极摸排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学校稳定的不安定因素,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汇报,取得他们的支持,积极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消除影响学校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六)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排查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建设和消防安全设施、器材配备、维护保养等情况,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是否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等情况。

  (八)传染病防控情况。排查学校是否建立传染病防控机制,做好疫情报告、审核和分析,进一步做好联防联控机制,对当前疫情防控是否能按照"一案九制"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各学校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严格落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三个层面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各学校一把手要亲自研究部署,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各领域"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警示"活动。

  (二)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安全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校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的组织领导,县教科局成立安全生产"四大"活动工作督查小组,由分管副职任组长,对各学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切实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及早作出动员部署,扎实组织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校长作为大排查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带队检查,分管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要严格问责制度,对"四大"活动工作不重视或因发现隐患整改不到位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全面排查整治,注重防治结合。各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四大"活动,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落实工作责任,坚持"谁排查,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整改,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工作实效;要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对能及时整改到位的事故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到位。

  (四)强化督导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安全生产"四大"活动期间,局督导小组对各学校开展抽查和督导检查,如发现各学校自查自改走过场的将进行通报,并依法依规严厉处罚;对工作不扎实、组织不得力或发现问题避重就轻、不督促完成整改的,因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事故或形成重大隐患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加强信息报送,推动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警示"活动期间,各学校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好本校安全生产"四大"活动方案,各学校要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准确填写专项行动情况表,经学校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每周五下午xx点前将检查情况送达县局安全办(含电子版),由县安全办收集整理后,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

  联 系 人:xx县教科局 xx

  联系方式:xx

  邮    箱:xx


xx县教育科技局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警示"活动工作方案: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校园平安【1850字】》所在栏目:策划方案 > 内容摘要:  各乡镇中心校、县直各中小学(幼儿园)、各校外培训机构: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近期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教训,全力落实全国、xx省、xx市、xx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遏制特重大事故发生,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县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警示"活动(简称"四大"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警示"专项行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原则,层层抓落实,全县教职员工树牢安全理念、压实安全责任,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认真解决学校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学校安全隐患专项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