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奏响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深入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念好“净”“美”“和”三字诀,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加强乡村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xx样板”,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优环境美乡村
一是持续加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房屋乱建、棚子乱搭、牌匾乱立、杂物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为整治重点,以清脏、拆违、治乱、增绿、改厕为主要任务,综合采取挪移、推填、拆除、更换、改造等方式,由表及里、梯次推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了“一天一汇总、一周一调度、二周一观摩、一月一评比”人居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实行红、黄旗评比、末位表态制度,完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红黑榜”晾晒等激励约束措施,选树“和美家庭”“最美巷道”等先进典型,落实经营门店、农户“门前三包”、人均“1房”等设施19700多平方米,购置鲜水粉、粉条包装等设备23台(套),目前已投入1142万元,解决务工人员100人。通过这些举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深入开展“绿满xx”行动。我们以绿色为底色,以生态为画笔,全力推进“绿满xx”行动。在乡村道路两旁、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累计种植各类树木xx余株,绿化面积达到xx亩。同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非法采伐、毁林开荒等行为,确保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通过绿化美化行动,乡村不仅披上了绿装,更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成为人们向往的“绿色家园”。
三是常态化落实“河长制”巡河行动。我们深知水资源的重要性,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行动。镇、村两级河长定期巡查河道,及时清理河道垃圾、疏通河道淤堵,严厉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行为。通过不懈努力,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二、紧盯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拓渠道促增收
一是全力促进产业发展。我们立足镇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xx村建立以xx村为中心的中药材育苗基地和以xx、xx村为中心的万亩白条参绿色生产示范基地,种植中药材1.94万亩;在xx区建立高垄早熟马铃薯复种蔬菜示范点1000亩;在xx村、xx村继续推广旱地辣椒500亩;调运马铃薯原原种111万粒;落实脱贫户、三类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33.3万元;2025年畜牧业贴息贷款13户162万元,享受贷款贴息25.69万元,为“三类户”引进基础母牛12户12头、基础母羊7户66只,以“投母还母”方式为适度规模户、已脱贫户投放基础母牛31户34头、基础母羊12户86只,新建暖棚16座,落实产业奖补23.9万元;投保种植业保险2.67万亩,养殖业保险2121头(只)。通过这些举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二是多点突破助推产业提质。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多点发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特色旅游示范村建设、农家乐培育提升工程,依托xx文化艺术节,竭力推动了xx特色旅游产业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切实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探索了新途径。同时,强化金融支撑,为xx村、xx村、xx村从事粉制品加工的农户、企业向农商行和农行申请贷款97户2688万元,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通过产业提质,乡村经济更具活力,农民生活更加富裕。
三、注重推进示范创建,全力亮底色固成果
围绕“破、旧、危、脏、乱”五个方面,充分发挥员带头示范作用,统筹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开展绿化、美化、亮化“三化”行动,抓好小菜园、小果园、小庭院“三园(院)”建设,落实改厕、改厨、改庭院“三改”措施,大力推进xx村示范村建设。2025年投资250万元硬化村内巷道15000平方米,拓宽硬化通社道路500米,维修改造排洪沟2条300米,衬砌农田渠道400米,改造集中晾晒场2处2800平方米;2025年投资200万元,硬化村内巷道10924平方米、晾晒场1330平方米,实施改厕64户、改厨51户、硬化庭院34户,打造小菜园、小果园等162个,修建花圃长廊2处55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购置垃圾桶等环卫设施25个。2023年实施项目惠及户数占比全村户数65.86%,“三改”户占全村常住户数的33.5%,改厕占常住户80.1%,入户路硬化占70.21%。通过示范创建,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四、健全社会治理机制,全力创稳定促和谐
推行“123456”工作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一是强化引领,夯实社会治理堡垒。推行“村总支+支部+小组+员联系户”模式,形成“引领、员带头、全员参与、网格保障、统筹推进”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引领,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牢固“两项基础”,筑牢社会治理防线。规范提升镇村两级综治中心、织密网格化管理网络。高标准建设xx村、xx村、xx村等8个村级示范综治中心,优化选聘网格员20名,实现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平安乡村联创、社会治理联抓。通过筑牢基础,社会治理的根基更加稳固,乡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是用好“三项机制”,推动社会治理提升。用好矛盾纠纷化解联席会议、“六个一”包案专题研究会、社会治理工作调度会,综合施策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今年来,召开“三项”会议10次,化解矛盾纠纷77起、问题1件,对接镇派出所和法庭研究处置诉讼件5件、警情件4件。通过这些机制,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乡村社会秩序井然。
四是紧盯“四个重点”,靠实社会治理责任。针对22类重点人员、20类重点场所、11类重点行业,我们紧盯不放,靠实责任,确保社会治理无死角、无盲区。通过精准施策,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和整治,社会治理的责任更加明确,乡村社会更加安全稳定。
五是深化“五治融合”,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我们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五治融合”,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通过村民自治,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通过法治保障,维护乡村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德治教化,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智治支撑,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通过共治共享,凝聚社会治理强大合力。通过“五治融合”,乡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人性化。
六是推行“六会理事”,巩固社会治理成效。我们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乡贤参事会、志愿服务队“六会”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通过“六会理事”,乡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治理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为指导,深入贯彻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而努力奋斗。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乡镇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汇报》所在栏目:汇报范本 >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