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五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县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五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五化”建设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进展情况,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全面部署以“五化”建设为核心的机构编制工作新任务,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编办全体成员,各相关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以及具体负责机构编制工作的业务骨干。刚才,县委编办及部分部门/地区作了汇报发言,对推进“五化”建设的思路、举措和初步成效进行了分享,讲得都很有针对性,也非常务实,我都予以认可,希望大家在后续工作中切实将各项部署落实到位。下面,我结合全县工作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进“五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五化”建设是服务全县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在加强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的执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县正处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和改革发展难题。例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加强农业农村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和机构职能优化,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又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要通过机构编制工作的精准发力,为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助力我县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扎实推进“五化”建设,才能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五化”建设是提升机构编制工作质量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推进“五化”建设,是提升机构编制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内在要求。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这“五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规范化是基础,制度化是保障,标准化是关键,精细化是手段,专业化是目标。只有通过“五化”建设,才能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五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二、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机构编制“五化”建设

  (一)以规范化为基础,强化机关管理效能

  规范化是机构编制工作的基石,只有基础牢固,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行。在机关管理方面,要从细节入手,全面梳理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从考勤管理到会议安排,从文件流转到档案保管,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规范和流程。例如,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不仅要有打卡记录,还要结合工作实际,对迟到、早退、请假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考勤结果真实反映工作状态。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通过规范化管理,提升机关运行效率,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制度化为准绳,夯实基础工作根基

  制度化是机构编制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为各项工作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标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不适应的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例如,在机构编制审批制度上,要明确审批流程、审批标准和审批时限,确保审批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的制度,填补制度空白。比如,针对新兴领域的机构编制需求,要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机构编制工作与时俱进。同时,要加强制度的宣传和培训,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熟悉制度、遵守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

  (三)以标准化为支撑,规范工作流程体系

  标准化是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在机构编制工作中,要通过标准化建设,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高效、精准完成。首先,要对机构编制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制定详细、规范的工作流程图和操作指南。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工作要求,确保业务流程清晰、规范、高效。例如,在机构设立审批流程中,从申请受理、材料审核、实地调研、会议研究到发文批复,每个环节都要明确具体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要加强实名制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实名制信息动态调整机制,明确信息更新的责任主体、更新内容、更新时限和更新方式。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机构编制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四)以精细化为手段,提升目标任务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机构编制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一方面,要实施“清单化”管理,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推进、台账式管理。梳理建立重点工作、“一室一亮点”、短板弱项工作整改“三张清单”,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例如,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将改革任务细化为制定改革方案、开展调研摸底、组织实施改革、检查评估验收等具体事项,明确每个事项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和通报。另一方面,要强化平台建设与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目标任务管理中的作用。完善“掌上编”等信息化平台,实现工作任务的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和精准考核,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以专业化为目标,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专业化是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是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干部的业务培训,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外出学等方式,提升干部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例如,定期开展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培训,邀请省市专家进行解读,确保干部对政策法规理解准确、运用熟练。另一方面,要注重干部的实践锻炼,通过轮岗交流、上挂下派等方式,让干部在不同岗位上经受锻炼,丰富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要给予表彰奖励和优先晋升机会;对于工作敷衍塞责、消极应付的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和问责处理。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激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为机构编制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五化”建设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推进“五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五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县委编办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对“五化”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各相关部门单位要积极配合,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五化”建设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五化”建设任务分解到岗、责任到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评估

  督促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考核评估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建立健全“五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县委编办要定期对各部门单位“五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计划推进。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将“五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标准,对各部门单位“五化”建设工作成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估。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通过严格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确保“五化”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五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和渠道,加强对“五化”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五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五化”建设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感。通过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五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形成推动“五化”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同时,要注重总结推广“五化”建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和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五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同志们,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五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推进“五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重点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努力开创我县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机构编制支撑。

  谢谢大家!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在县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五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所在栏目:发言致辞 > 关键词:机构编制,五化,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