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总结
自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行动启动以来,xx街道工委充分发挥引领和领航示范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突出攻薄促弱、补齐短板,突出提质增效、创先争优,解决重点难题、推出务实举措、建强战斗堡垒、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推动xx街道基层工作全域提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聚焦多元共治,健全机制载体
xx街道工委将擦亮“多元会商”品牌作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提质增效类项目,充分发挥“多元会商”的议事协商作用,让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让协商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
以制度为抓手,完善“多元会商”议事机制。全街道xx个社区因地制宜,以社区为单位,成立xx个多元会商室。完善“1+N”工作格局,依托“多元会商”平台,发挥社区+网格三长、职能部门、物业、业委会、小区支部等队伍力量优势,邀请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参与者,真正将居民的事“提”上会商室、“议”在会商室、“解”在会商室,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升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协调各方资源,确保议事机制高效运转。网格三长深入基层,收集居民诉求,为议事提供第一手资料;职能部门积极履职,为解决问题提供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物业、业委会和小区支部则从自身职责出发,积极参与协商,共同为居民排忧解难。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治理合力,让“多元会商”机制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广泛收集问题,建好一本会商台账。聚焦基层治理难点问题,由网格“三长”队伍采取日常巡、经常访、及时报、每周汇等方式,征求业主、物业公司等主体对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清单。同时将揽收的居民合理利益诉求进行梳理汇总,反馈至社区组织,由社区组织划分问题类型,建立台账,将最普遍反映、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交“多元会商”联席会商讨。在这个过程中,网格“三长”队伍充分发挥“眼睛”和“耳朵”的作用,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倾听居民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日常巡查、定期走访、及时上报和每周汇总的方式,他们确保了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被记录、被反馈。社区组织则像一个“指挥中心”,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详细的台账。这些台账不仅是问题的记录,更是社区治理的“作战图”。通过台账,社区组织能够清晰地了解居民的诉求,明确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多元会商”提供了精准的目标。
以结果导向为重,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通过群众诉求分流承办、疑难问题集体合办等方式,由小区支部牵头召集业主代表、业委会、物业公司、职能部门等公开商议解决涉及小区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同时在小区公告栏和业主群公开决议事项,更新事项进度和办理结果,实行销号管理。领航项目开展以来,召开多元会商会议xx次,累计议事协商解决了xx件难题,协商认可率xx%以上。这一过程中,小区支部扮演着“协调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他们积极组织各方代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充分的讨论和妥善的处理。在协商过程中,各方代表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小区支部则从中协调各方利益,寻找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许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同时,为了确保居民能够及时了解问题的处理进度和结果,社区通过小区公告栏和业主群进行公开公示。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方式,不仅让居民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信任感。居民们看到自己的诉求得到了回应,问题得到了解决,自然会感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例如,xx小区是东乡区开展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行动首批xx试点小区之一,该小区车辆乱停乱放,引发居民强烈不满,与物业公司发生多次争吵,双方矛盾逐渐激化。试点启动后,小区成立支部,吸纳物业公司人员为支部成员,刚刚成立一个月的小区支部主动介入,把问题接过来,一方面引导物业公司补齐服务短板,由“管理者”向“服务员”转变,另一方面疏导居民情绪。最终,在小区画好79个停车位。从此之后,业主有什么问题都会来找小区支部,该小区也从过去的“老上访”变成了现在的“零上访”。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引领基层治理的强大生命力。小区支部的成立,为居民和物业公司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支部的介入,不仅让物业公司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引导他们积极改进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支部通过疏导居民情绪,让居民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这种双向发力的方式,最终实现了小区治理的良性循环,让曾经的“老上访”小区变成了“零上访”小区,成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功典范。
(二)紧盯网格治理,打通治理末梢
xx街道工委将“引领城市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短板补齐项目,紧盯在工作中暴露出的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力量不够、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探索完善“引领城市网格化管理服务”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新格局。
构建格局,强化组织领导。为充实社区力量、提升治理能力,街道工委建立由社区组织抓总、小区支部包片、楼栋长包栋、员(网格员)联户的“四联体系”。着力扩大组织覆盖,成立xx个网格支部,建立小区支部。这一举措犹如在社区治理的棋盘上布下了一颗颗关键的棋子,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紧密相连的治理网络。社区组织作为“总指挥”,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治理工作的整体推进;小区支部则深入到每一个小区,负责具体事务的落实;楼栋长则扎根在楼栋之间,及时掌握居民的动态和需求;员(网格员)则通过联户的方式,将服务延伸到每一个家庭。通过这种“四联体系”,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实现了组织对社区治理的全方位、全覆盖引领。同时,成立xx个网格支部,进一步扩大了组织的覆盖面,让每一个网格都有组织的坚强领导。这些网格支部如同一个个“战斗堡垒”,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够迅速组织力量解决问题,确保社区治理的高效运转。
整合资源,充实治理力量。在“四联体系”的基础上,街道工委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网格治理力量。一方面,通过选派优秀员干部下沉网格,充实网格支部力量;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网格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这些下沉的员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网格,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网格治理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也积极参与到网格治理中来。他们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比如,一些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活动,让社区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一些社会组织则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丰富了网格治理的内容,也提升了网格治理的效能,让网格治理更加贴近居民的需求。
优化流程,提升治理效能。为了进一步提升网格治理效能,街道工委对网格治理流程进行了优化。通过建立问题发现、上报、处理、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网格治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治理效率。在这一过程中,网格员是问题发现的第一责任人。他们通过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网格内的各种问题,并通过信息平台将问题上报给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接到问题后,迅速进行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安排相应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通过信息平台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网格员,由网格员向居民进行反馈。这种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避免了问题的积压和拖延。同时,信息平台的搭建,让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网格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将问题上报,社区组织也能够及时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网格治理的效率,让网格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在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xx街道工委深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治理队伍,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因此,街道工委将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治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培训,提升专业素养。街道工委定期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小区支部等治理骨干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涵盖政策法规、社区治理、群众工作等多个方面,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治理骨干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这些培训活动如同一场场“及时雨”,为治理骨干们补充了知识的养分。在培训中,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治理骨干们对政策法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案例分析则让他们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实地考察则让他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通过这些培训,治理骨干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提升了工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基层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重实践,锻炼工作能力。除了理论培训,街道工委还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治理队伍。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治理骨干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工作能力。比如,组织治理骨干参与社区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居民的需求,掌握工作的技巧。同时,鼓励治理骨干们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治理模式和方法。在实践中,治理骨干们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应对。这种实践锻炼,不仅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升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为了激发治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街道工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方式,对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将治理工作成效与干部的晋升、评优等挂钩,激励治理骨干们积极工作,勇于担当。这种激励机制,如同一剂“强心针”,激发了治理队伍的工作热情。受到表彰的个人和团队,成为了其他治理骨干学的榜样,激励着他们努力工作,争取更好的成绩。而将治理工作成效与干部的晋升、评优挂钩,则让治理骨干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激发了他们的工作动力。通过这种激励机制,治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基层治理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在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xx街道工委高度重视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基层治理氛围,让引领基层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街道工委不断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拍摄短视频、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将引领基层治理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居民。这些宣传形式新颖多样,深受居民喜爱。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的各个角落,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看到;短视频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吸引了大量居民的关注;社区文化活动则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居民在参与中了解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创新的宣传形式,引领基层治理的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提高了宣传效果。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居民参与。在宣传引导过程中,街道工委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挖掘和宣传一批在基层治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社区,让居民们看到了引领基层治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这些典型示范,如同一面面旗帜,引领着居民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居民们看到身边的榜样,深受鼓舞,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治理活动中。比如,一些居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社区环境整治贡献力量;一些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议事,为社区的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了更多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了良好的治理氛围。
加强与居民的互动,增强居民认同感。为了增强居民对引领基层治理的认同感,街道工委加强与居民的互动。通过开展社区座谈会、意见征求会等活动,让居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及时回应居民的关切,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对他们的重视。这种互动,不仅让居民能够参与到治理过程中,也增强了他们对治理工作的认同感。居民们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自己的建议得到落实,自然会对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更加支持。通过这种互动,居民与社区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为基层治理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行动的实施,xx街道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曾经脏乱差的小区变得整洁有序,老旧小区经过改造焕然一新,居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社区治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力量更加充实,治理效能更加显著。通过“多元会商”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社区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社区的和谐稳定得到了有力保障。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引领基层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居民们从过去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积极投身到社区的各项治理活动中。他们通过参与社区议事、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社区的变化,对社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社区在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还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治理模式和方法还不够丰富多样,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治理需求。一些社区在整合资源方面还存在困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治理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充实。,部分居民的参与意识还不够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xx街道工委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强引领,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和方法,丰富治理内容,提升治理水平。加大对资源整合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参与基层治理,充实治理力量。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引领基层治理的道路上,xx街道工委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我们相信,在引领的旗帜下,xx街道的基层治理工作一定能够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为居民的幸福生活筑牢根基。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xx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总结》所在栏目:工作总结 > 关键词: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