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党课讲稿:敲响警钟守底线对违规吃喝说“不”
同志们:
在七一建节来临之际,我们召开这次课会议,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七一,是我们伟大的中国的生日,回顾的光辉历程,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在的发展进程中,洁自律始终是员干部的基本准则,关乎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的事业兴衰成败。当前,我们正在开展违规饮酒、厉行节约相关教育活动,这不仅是落实全面从严治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净化内生态、保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实需要。接下来,我围绕违规饮酒、厉行节约以及相关教育活动这几个方面,与大家深入交流探讨。
一、违规饮酒的危害及相关纪律要求
(一)违规饮酒的严重危害
的以来,在大力整治之下,公款吃喝特别是饮酒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部分员干部顶风违纪,违规饮酒。员干部违规饮酒是违反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其危害不容小觑。
1.损害身体健康:酒精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不良影响。长期和过度饮酒会损害人的神经中枢,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问题。在生理方面,容易引发酒精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生命健康。,饮酒还可能导致情绪失控、行为失范,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暴力冲突等,给个人和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2.影响工作秩序:违规饮酒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会严重影响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酒后上岗可能导致工作失误、决策失误,甚至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给单位和群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例如,某地曾发生过因干部酒后上班,处理时出现严重失误,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的事件。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也破坏了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害了和在群众中的威信。
3.损害的形象:员干部是的形象的代表,其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的形象和声誉。违规饮酒行为严重违背的纪律要求,与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容易引发群众不满,损害在群众心中的威信。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会对的事业造成负面影响,削弱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相关纪律规定及典型案例分析
纪国法对员干部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明确指出违规饮酒属于违反规定精神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中国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员干部在工作时间或工作日中午饮酒,或在公务接待中违规饮酒,均属于违反洁纪律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给予相应的纪处分。
例如,某地一名员干部在工作日中午违规饮酒,下午上班时状态不佳,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群众前来办事时,他态度恶劣,引发群众投诉。经调查核实后,该干部受到内警告处分,并在单位内部进行通报批评。又如,另一起案例中,某单位几名干部在公务接待中违规饮酒,且超标准消费,严重违反了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和纪律要求。最终,相关责任人受到了相应的纪处分,该单位也被责令进行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作出检讨。这些典型案例充分表明,对于违规饮酒行为,纪国法绝不姑息,广大员干部务必时刻保持警醒,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坚决杜绝违规饮酒行为的发生。
二、厉行节约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
(一)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的优良
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古训深刻地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从古代的贤达之士到现代的普通百姓,都深知节约的重要性。在的发展历程中,厉行节约更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优良。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面对艰苦的条件和困难的挑战,始终倡导勤俭节约,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例如,在延安时期,物资匮乏,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穿着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亲自参与生产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自给自足,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也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其中勤俭节约就是重要内涵之一。这种优良不仅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更是凝聚心民心、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新时代厉行节约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厉行节约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尽管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庞大,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能够有效减少粮食的不必要消耗,确保粮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惊人,如果能够杜绝这些浪费,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厉行节约蕴含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等,能够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例如,节约用纸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节约用电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3.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员干部的行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厉行节约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当广大员干部以身作则,践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时,能够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使节约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凝聚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行政服务局在厉行节约方面的实践要求
作为县行政服务局,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积极践行厉行节约的要求。
1.办公资源节约:在办公用品使用方面,要坚持节约原则。例如,倡导双面打印,减少纸张浪费;合理控制办公用品的领取数量,避免过度囤积和浪费。对于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要养成随手关机、关闭电源的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加强办公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因人为损坏而提前更换设备,造成资源浪费。
2.公务接待节约:严格按照公务接待标准执行,严禁超标准、超规格接待。在接待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餐饮,杜绝铺张浪费,倡导“光盘行动”,根据客人实际人数适量点餐,避免剩菜剩饭。严禁在公务接待中提供高档菜肴、酒水等,切实做到勤俭节约、务实高效。同时,要规范接待流程,严格审批制度,加强对公务接待费用的监管,确保每一笔费用都合理合规。
3.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鼓励干部职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惯,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在家庭生活中,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食物浪费;外出就餐时,适量点餐,如有剩余食物,要主动打包带走。积极传播节约理念,向家人、朋友和社会公众宣传厉行节约的重要性,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形成全社会节约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强化纪律意识和建设
(一)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目标
当前开展的违规饮酒、厉行节约及相关教育活动,是落实全面从严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员干部纪律意识和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员干部深刻认识违规饮酒和铺张浪费的危害性,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遵守纪国法,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使广大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洗礼,在行动上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惯,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和勤俭节约的社会氛围。
(二)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加强理论学。组织员干部深入学纪国法和规定精神,学关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集中学、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增强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洁意识。二是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明纪,让员干部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三是组织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解读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员干部对违规饮酒和铺张浪费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四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倡议书、承诺书等形式,引导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践行节约理念。
(三)行政服务局员干部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行政服务局的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纪律规定,带头践行节约理念。一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纪国法,带头抵制违规饮酒和铺张浪费行为,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好榜样。二是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员干部要积极参与监督,对身边存在的违规行为及时提醒、纠正,对严重违纪行为要敢于斗争,确保纪律执行到位。三是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员干部要积极宣传违规饮酒和厉行节约的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渠道向群众传播节约理念,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同志们,违规饮酒和铺张浪费行为不仅损害个人健康和形象,更影响的事业和形象。让我们以此次课为契机,深刻认识违规饮酒和铺张浪费的危害性,严格遵守纪国法,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的初心使命,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七一党课讲稿:敲响警钟守底线对违规吃喝说“不”》所在栏目:演讲主持 > 关键词:七一,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