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中心组学习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交流材料
近日,、印发了修订后的《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是时隔近12年对这一重要内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充分体现了持之以恒推进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的坚定决心。与2013年版相比,新修订的条例在制度设计、监督管理和责任落实等方面作了重要补充,为新时代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供了更加严格的规范指引。通过学《条例》,我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好新《条例》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自觉,带头学、严格执行,确保《条例》精神在基层落地见效。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意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站在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的执政根基、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之举。作为员领导干部,必须从、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要求。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了我们以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的坚定决心。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其中“厉行节约”正是纠治“四风”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把学贯彻《条例》作为重要任务,与落实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过紧日子”的本质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只有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去落实,才能确保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这是赓续红色基因的必然选择。我们靠艰苦奋斗起家,靠勤俭节约发展。从延安时期“精兵简政”到西柏坡“进京赶考”前的“两个务必”,从“红米饭、南瓜汤”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节约意识已融入的血脉。当前,少数干部还存在“铺张浪费是小事”的错误认识,这与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条例》以制度形式重申“传家宝”,就是要唤醒全对优良传统的认同。我们要以学《条例》为契机,引导员干部从百年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把节约每一分财政资金作为对革命先辈的告慰,作为新时代弘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的具体行动。
(三)这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需。当前,我县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改善、产业升级等领域资金需求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问题。每一笔不必要的开支,都可能削弱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每一次浪费行为,都可能侵蚀人民群众对和的信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节约是发展的前提,是民生的保障。只有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能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坚持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抓好节约型机关建设
建设节约型机关是贯彻落实《条例》的直接抓手,也是转变工作、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思想、制度、行动等多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浪费问题,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实效。
(一)以上率下强引领,拧紧思想“总开关”。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机关风气有着重要影响。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学《条例》,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要通过开展专题学、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浪费行为的危害性,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同时,要充分发挥机关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制度筑防线,织密监管“铁笼子”。制度是规范行为、约束权力的根本保障。我们要以《条例》为依据,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机关内部的节约管理制度,明确节约标准和流程,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条例》的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机关运行成本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节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聚焦痛点出重拳,打好整治“攻坚战”。当前,机关浪费问题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办公用品浪费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的形象,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要聚焦这些痛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拳出击、铁腕整治。要加强对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办公用房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决杜绝铺张浪费行为。要通过整治行动,形成强大震慑,推动机关持续好转。
三、深化标本兼治,推动节约风气长效化常态化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我们要以学《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节约文化建设,完善制度机制,推动节约风气长效化常态化。
(一)以教育引导为根基,筑牢崇俭抑奢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形成自觉行动。我们要将节约教育纳入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日活动、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宣传节约事迹和经验,营造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节约教育,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惯,让节约理念代代相传。
(二)以监督检查为抓手,构建刚性约束的制度闭环。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加强对《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条例》的行为。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因失职失责导致浪费问题严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健全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推动节约风气长效化常态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我们要以学《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节约管理机制,将节约理念贯穿于机关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建立健全节约评估机制,定期对节约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节约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浪费严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工作导向。
四、扛牢责任,以优良护航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条例》,不仅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扛起这一重大责任,以优良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树牢正确政绩观,把准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政绩观是员干部从政用权的“总开关”。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是盲目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要坚决摒弃“唯GDP论”的错误政绩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放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要以《条例》为准则,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做到洁奉公、勤政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的初心使命。
(二)强化系统思维,提升节约工作整体效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节约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注重从源头上抓节约,加强对项目规划、审批、实施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控制项目规模和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强化过程管控,加强对资金使用、资源利用等环节的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每一份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三)加强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的生死存亡。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要深入开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要加强对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引导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国法,洁自律、秉公用权。要建立健全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对建设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严肃问责,确保建设取得实效。
,学贯彻新修订的《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自觉、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切实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县委书记中心组学习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交流材料》所在栏目:发言致辞 > 关键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