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监委关于清廉家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3363字】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近年来,县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家风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通过构建“责任共担、形式共创、资源共用”三维机制,推动清家风建设从“文件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县纪委监委关于清廉家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3363字】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扛牢责任,形成清家风共建格局。加强与各方主体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共同建设清家风的格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机制。建立由监委牵头,组织、宣传、妇联等12个部门组成的家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制定《关于开展“最是清风传家远”清家风系列活动方案》,细化6大类28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覆盖全县11个乡镇、70余家县直单位及236个村(社区)。二是深化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妇联系统开展“五个一”行动(发放一封洁家书、组织一次家风讲座、评选一批“最美家庭”、举办一场亲子活动、建立一支巾帼宣讲队),累计发放《洁家风倡议书》2.3万份,评选县级“清家庭”56户。组织部门将家风表现纳入干部考察内容,建立“四必谈”机制(任职前必谈、晋升前必谈、考核前必谈、发现问题必谈),对137名新提任科级干部开展家风专题谈话。宣传部门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家风故事汇”专栏,推送微视频《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等作品42期,全网阅读量超80万人次。三是突出重点人群,实施精准监督。建立“关键少数”家风档案,对“一把手”、财务、审批等关键岗位干部实行“双报告”制度(个人事项报告+家庭助承诺)。2024年以来,开展政家访89次,发现并纠正苗头性问题12个。

  (二)创新形式,探索清家风共创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创新开展清家风系列活动。一是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举办“家书抵万金”主题活动,征集员干部与家属互写的洁家书1200余封,精选编印《清风家书选编》供全县学。开展“小手拉大手”行动,组织中小学生录制“给爸妈的洁寄语”短视频,其中《爸爸,别收那个红包》等作品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二是构建互动式参与平台。创新“清家风+”模式:结合剪纸、书法等非遗技艺,举办“韵剪影”创作大赛,展出作品300余件;依托社区文化站开展“家风剧场”,演出《焦裕禄的家风》等情景剧26场。开设“家风研社”,邀请家庭教育专家、退休老干部等开展专题讲座32场,覆盖干部家属4600余人次。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引领。评选“清家风标兵”20名,组织其开展巡回宣讲;对3起家风败坏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制作警示教育片《家风之殇》在全县展播。

  二、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清家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风尚持续向好。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我县清家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其清之风正逐步向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带动了民风的淳朴与政风的清朗。在全县范围内,洁自律的意识深入人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氛围日益浓厚。清家风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家庭的道德水准,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风的正向引领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风气的走向。清家风的广泛传播,使得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这种风尚的形成,不仅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还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协同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合力充分凝聚。在清家风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监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组织部门将家风建设与干部选拔任用有机结合,从源头上把好干部的“家风关”。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清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妇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风建设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这种协同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清家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在清家风建设实践中,我们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举办“家书抵万金”“小手拉大手”“韵剪影”等特色活动,将清家风建设与传统文化、家庭教育、非遗传承等有机结合,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些活动不仅让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还为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清家风标兵”、开展巡回宣讲、制作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清家风,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部分基层单位对清家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基层单位对清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些单位领导认为清家风建设是“软任务”,与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关联不大,没有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清家风建设的整体推进效果。基层单位是清家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基层单位真正重视起来,才能将清家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清家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尽管我们在清家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在工作实践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还停留在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安排上,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家风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政家访的常态化开展、家风建设的考核评价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长效机制的缺失,使得清家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不利于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清家风建设的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在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社会大众的广泛需求相比,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升。在宣传内容上,部分宣传材料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的问题,缺乏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解读,难以引起群众的共鸣。在宣传渠道上,虽然充分利用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但在新媒体的运用上还不够精准,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宣传工作的不足,导致清家风建设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还不够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展望

  (一)强化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宣传教育,引导各单位充分认识清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清家风建设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定期对基层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强化思想认识和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基层单位将清家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确保清家风建设取得实效。

  (二)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工作常态化。深入总结家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家风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家风档案的动态管理和分析运用,将其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完善政家访制度,明确家访的范围、内容、频次和方式,确保政家访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建立家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定期对各单位的家风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通过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清家风建设从阶段性工作向常态化工作转变,实现清家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三)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加大清家风建设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宣传内容上,注重挖掘身边的清家风故事,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清家风的重要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宣传渠道上,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平台,制作推出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作品,扩大清家风建设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同时,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开设专题专栏,对清家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进行深度报道,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提升清家风建设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清家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清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今后的工作中,县监委将坚持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清家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县纪委监委关于清廉家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3363字】》所在栏目:述职报告 > 关键词:清廉家风建设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