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项目建设工作总结【2669字】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全面振兴新突破行动为引领,牢固树立“抓实项目就是抓实工作”的核心意识,坚持“以省重大工程为统领、市重点项目为抓手”的推进思路,深化实施分级分类调度、赛马激励、督导检查“三项机制”,聚焦“五个着力点”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预期增长目标。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强化保障,项目建设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重点领域,构建项目推进“战略支撑”。坚持“抓大带小、以链聚群”的推进策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基础设施补短板、民生福祉提升四大方向,遴选100个投资体量大、带动效应强的市级重点项目,由领导实行“一对一”包保推进机制。前9个月,百大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3.2%,成为稳增长的压舱石。一批标志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打造了历史文化焕新样板。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高标准开街运营,通过“修旧如旧”手法重现明清建筑风貌,引入非遗展示、文化创意等业态,开业首月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带动周边商业收入增长220%。二是打造了科技创新引擎。英歌石科学城正式开城启用,首批入驻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12家科研机构,落地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中心、生物医药中试基地等前沿项目,预计年研发投入超30亿元。三是打造了先进制造新标杆。恒力聚酯园建成全球首套年产120万吨聚酯装置,实现从PX到纺织品的全产业链贯通,带动下游50余家配套企业集聚,年产值预计突破600亿元。四是实现了枢纽能级跃升。金州湾国际机场T3航站楼完成钢结构封顶,建成后旅客吞吐量将达4000万人次/年;长兴岛氢基能源中心配套码头工程全面启动,将打造东北亚最大的绿色能源储运基地。
(二)聚焦政策机遇,打造资金保障“强磁场”。抢抓国家扩投资政策窗口期,建立“部门联动+专班攻坚”资金争取机制,全年累计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238.6亿元,总量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长34.3%。其中,预算内资金争取27亿元,同比增长119.5%,重点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补短板等58个民生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获批44.6亿元,重点投向防洪减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其中浑河堤防加固工程获专项支持12亿元。专项债券创新突破,发行167亿元,同比增长21.5%,创新采用“债贷组合”模式支持辽东湾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拉动社会资本投入超300亿元。建立资金使用“双监控”体系,通过重大项目库实时跟踪支付进度,确保财政资金3个月内形成实物工作量,支付率达92.6%。
(三)聚焦要素保障,筑牢项目建设“坚实根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要素保障的有力支撑。我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在土地供应方面,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盘活存量土地、争取新增用地指标等措施,保障了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全年累计供应建设用地面积达xx亩,同比增长xx%,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在人才保障方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投身项目建设。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等举措,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打造了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全年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xx万件,审批效率提升xx%,市场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
(四)聚焦项目储备,积蓄发展“后劲力量”。项目建设既要抓当前,更要谋长远。我市高度重视项目储备工作,坚持“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开发模式,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精心谋划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通过加强与央企、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的对接合作,积极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同时,建立项目储备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储备项目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项目储备的质量和数量。目前,我市项目储备库中储备项目达xx个,总投资超xx亿元,为全市项目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项目建设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项目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尽管我市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产业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还不够明显。二是要素保障压力依然较大。随着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三是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部分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项目前期工作不够扎实,施工组织不够科学,导致项目建设进度滞后、投资超概算等问题时有发生。四是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尽管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服务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的精神,按照、和、的决策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持续优化项目结构。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项目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二)强化要素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压力。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前期手续完备、科学合理。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和安全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的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市项目建设工作总结【2669字】》所在栏目:工作总结 > 关键词:项目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