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材料:学深悟透监察法实施条例,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是贯彻落实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推进监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巡察办一名领导,我深感学贯彻《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必须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贯彻的自觉。这不仅关乎个人履职能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巡察工作能否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为全市风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实保障。
一、深刻领会重大意义,增强学贯彻的自觉
(一)强化引领,确保巡察工作正确方向。强调,方向是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条例》明确坚持中国对监察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为巡察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在巡察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巡察摆在首位,深入贯彻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个维护”根本任务,聚焦被巡察组织责任和使命担当,查找偏差。通过对贯彻落实和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推动被巡察组织和员干部不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保持高度一致。
(二)完善监督体系,提升巡察监督效能。《条例》进一步健全了监察监督体系,为巡察工作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提供了制度支撑。巡察作为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加强与纪检监察监督、组织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成果运用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在巡察过程中,注重从不同监督渠道获取信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全面深入了解被巡察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升巡察监督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使巡察工作成为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有力武器。
(三)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巡察工作法治化。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例》对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程序等作出了全面规范,为巡察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我们要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开展巡察工作,规范巡察流程,确保巡察工作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对巡察干部的法治教育,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依法依规收集证据、认定问题、提出处理建议,使巡察工作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切实维护巡察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准确把握核心要义,提升巡察工作能力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是做好巡察工作的关键。我将紧密结合巡察工作实际,从监察范围和管辖、监察权限、监察程序等多个方面深入学研究,不断提升巡察工作能力水平,确保巡察工作精准高效开展。
(一)明确监察范围,精准定位巡察对象。《条例》对监察对象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界定,这为我们确定巡察对象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巡察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准确把握监察范围,确保巡察对象全覆盖。不仅要关注政机关领导干部,还要将目光延伸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领域的公职人员,特别是对那些掌握重要权力、承担重要职责的关键岗位人员,要进行重点监督。通过精准定位巡察对象,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无死角,有效遏制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
(二)规范监察权限,依规依纪依法巡察。监察权限是监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条例》对监察机关的各项权限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巡察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条例》赋予的权限开展工作,做到不越权、不滥用权力。在了解情况、收集证据时,要依法依规采取谈话、询问、调取资料等措施,确保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巡察监督与被巡察单位正常工作的关系,做到既有效监督,又不干扰被巡察单位的正常运转,保障巡察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进行。
(三)严格监察程序,确保巡察工作质量。程序公正才能保证实体公正,《条例》对监察程序作了详细规定,这是确保监察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巡察工作同样要严格遵循程序,从巡察准备、巡察了解、巡察报告、巡察反馈到巡察整改,每个环节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在巡察准备阶段,要充分做好信息收集、人员培训等工作;在巡察了解阶段,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掌握情况;在巡察报告阶段,要客观准确地反映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在巡察反馈阶段,要及时向被巡察组织反馈问题,督促其认真整改;在巡察整改阶段,要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通过严格规范的程序,提高巡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研讨发言材料:学深悟透监察法实施条例,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关键词:巡察,高质量,监察,研讨,实施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