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建设“四强”党支部,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重视支部、大抓支部是我们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光荣传统。多次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员,推动全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我们要坚持把抓好机关基层支部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探索以“四强”支部(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建设为抓手,持续增强基层组织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机关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建设建设“四强”支部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强化支部引领功能的重要抓手。支部作为的基础组织,是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通过突出功能建设,能够确保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不折不扣落实,使每个支部都成为宣传的主张、贯彻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堡垒。特别是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功能强的支部能有效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的政策,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中发挥定向领航作用,切实将“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二)这是提升支部组织力的关键所在。通过规范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创新活动方式,有效解决部分基层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标准化的组织体系建设使支部能够更好地担负直接教育员、管理员、监督员的职责,确保的肌体细胞健康有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组织力强的支部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合力,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队,这是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核心支撑。
(三)这是强化支部服务效能的有效载体。通过“四强”支部建设,将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要求支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通过建立员责任区、开展结对帮扶、推行便民服务等机制,使支部工作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在民生改善、矛盾调解、公共服务等领域,服务型支部能够及时感知群众冷暖,把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这种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鲜明导向,正是我们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
(四)这是创新基层工作的有力实践。在坚持基本制度规范的同时,鼓励基层组织因地制宜探索工作新方法。智慧平台的运用、区域化联建等创新实践,有效拓展了组织活动空间和影响力。这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建设思路,既保持了的优良传统,又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为基层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中国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智慧。
二、准确把握当前“四强”支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基层组织对四强建设的内涵把握不够精准。有的将“功能强”简单等同于组织学,缺乏将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把“支部班子强”片面理解为选配高学历干部,忽视素养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有的对“员队伍强”的理解停留在发展员数量上,质量把关不严;有的对“作用发挥强”的认知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乏服务群众的实效性。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建设工作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提升组织战斗力。
(二)工作方法上存在创新不足与脱离实际的双重困境。一方面,部分支部仍沿用传统工作模式,组织生活停留在读文件、念报纸的层面,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有的支部为创新而创新,开发各类APP、小程序却脱离员实际需求,造成资源浪费。更突出的问题是与业务两张皮现象,组织活动与中心工作脱节,既不能有效推动业务发展,也无法获得群众认可,削弱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三)员队伍建设面临结构失衡和能力短板。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和社区支部普遍存在员老龄化问题,青年员比例偏低;从能力素质看,部分员理论水平不高,服务群众本领不足,在突发事件面前缺乏担当作为的勇气;从管理机制看,流动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失联员、隐形员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制约支部整体战斗力的提升。
(四)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当前对四强支部的评估过于注重台账资料完整性、活动次数达标率等量化指标,而对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方面的实际成效关注不够。考核标准一刀切现象突出,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社区、机关、企业等不同类型支部的职能差异。结果运用机制不健全,考评结果与干部任用、奖惩激励挂钩不紧密,削弱了基层抓的内生动力。
三、建设“四强”支部,以高质量机关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支部是的建设的基石与落脚点。当前,支部“有没有”“做没做”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关键在于提升“好不好”“强不强”的层次。区直机关工委将紧扣全面建设“四强”支部部署,持续强化机关基层组织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基层工作责任。一是健全工作体系:聚焦“机关工委—直属组织—基层支部”、“组()—直属组织—基层支部”两条主线,立足区直机关实际,探索形成“1+4+X”创建路径(以为指引,突出“四强”支部建设,落实“增强功能”等若干举措),着力构建“1+67+Y”工作大格局(工委统一领导,67个直属组织具体领导,各基层支部夯实基础),实现由支部“盆景”到机关“风景”、再到区直“风景线”的整体提升。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重在标准明确、执行到位。要严格遵循章及内相关条例、意见精神,落实市区贯彻措施及主体责任实施办法,出台区“四强”支部建设方案,明确支部责任清单,将责任制层层压实到每个支部。
(二)强化功能,走好“第一方阵”。一是提高站位:坚持建设首位,深化机关意识和对忠诚教育,引导员干部提升“三力”,打造让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严肃内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事前提示、事中督导,强化问题导向,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二是深化理论学:健全“第一议题”机制,把学作为必修课,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创新学形式(线上线下结合),打造精品课、青年领学、“红色讲堂”等品牌,增强吸引力实效性。强化评估,将学情况纳入述职评议,通过测试、分享检验成效,杜绝形式化。三是强化性教育:用好区内丰富红色资源,组织支部员寻访北大红楼等旧址。开展重温誓词、承诺践诺、缅怀先烈、“生日”等活动,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强化员意识与性修养,锤炼忠诚品质。
(三)建强支部班子,发挥头雁效应。一是抓好“领头飞雁”:聚焦支部这一“关键少数”。坚持“抓、抓”,办好培训班,开展“讲课”、设置“谈话日”、实施“头雁领航”示范行动,组织轮训和评议,促其走在前、带好头,推动“雁阵齐飞”。二是强化责任担当:牵住责任制“牛鼻子”,落实责任清单,明确支委分工。强化支部“一岗双责”,加强评价激励,将表现作为干部选用、评优依据。以“过筛子”分类晋级推动争先进位、补齐短板,激发支部活力。三是锤炼过硬本领:优选配强支部班子,优化年龄、能力、专业结构。加强班子协作,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务干部素质,通过高质量培训、知识测试等,增强意识、责任意识、履职能力。定期组织学培训,提升领导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打造专业创新型支部班子。
(四)锻造员队伍,树立先锋旗帜。一是争当先锋表率:搭建员作用发挥平台,用好“局包社区”、“紫金服务”、“志愿岗”、“双报到”等机制,引导立足岗位服务群众。健全应急动员机制,引导员在重大任务、突发事件中冲锋在前,彰显机关力量。二是强化日常管理:完善员教育管理制度,丰富培训形式。开展评先争优,树立典型导向。规范处置不合格员,保持队伍先进纯洁。强化纪律意识,发挥支部教育监督作用,严肃处理违纪行为。三是严把发展入口:从申请人开始,系统做好入各阶段培养教育。严格执行审查和发展程序,实行全程纪实,确保新发展员信念坚定、素质过硬、业务突出。
(五)抓实作用发挥,凝聚强大合力。一是服务中心大局:建强战斗堡垒,团结带领员在贯彻决策部署上勇改革、做示范,在保障重大任务中敢担当、有作为,在履行核心区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标杆、作表率。二是强化引领:立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组建“员先锋队”,探索“支部建在项目上”,引导支部和员聚焦主责主业,投身营商环境优化、“接诉即办”、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等中心工作,将“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让旗在一线飘扬。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以区“正阳先锋”为引领,深化“红色方阵·区直先锋”品牌,持续评选“十佳品牌”。推进“品牌+阵地”建设,确保品牌可展示、能交流、有支撑。鼓励基层支部创建个性化品牌,作为工作创新载体。推动与业务深度融合,使高质量发展成为检验性、创先争优、实战拼搏的主战场。
(六)全面提质增效,建好核心区机关“四强”支部。一是提升工作效能:搭建支部创新平台,结合单位业务和员特点,引入“互联网+”理念,推广特色“主题日”,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案例、宣讲、体验等),增强“三会一课”活力。每年征集支部创新点,择优纳入工委折子和组织重点任务,给予支持推广。落实班子成员支部联系点制度,通过调研、参会、讲课等深入指导,提升支部效能。二是凝聚机关合力:探索“支部+”工作法,突出“规范+创新+实效”,形成特色支部、小组工作法,激活支部末梢。用好联组平台,推动支部联学联建,组建跨支部“活动小组”,常态化交流互鉴经验。将和谐机关建设融入支部工作,开展文体活动,关爱员身心健康,凝聚合力。三是打造精品样板:激发支部主体活力,全面总结“四强”支部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牵引、成效检验,勇于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有特色的“四强”支部典型,打造区直机关高质量建设样板。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专题党课:建设“四强”党支部,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所在栏目:演讲主持 >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