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精准谋划小切口改革-强力撬动高质量发展——黄龙县小切口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调研报告:精准谋划“小切口”改革 强力撬动高质量发展——黄龙县“小切口”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黄龙县深入贯彻落实的精神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充分利用“船小好调头”、创新要素齐备、改革风险可控的先天比较优势,以及政团结奋进、干群一心谋事的后天发展氛围,将为民造福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聚焦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大胆创新与探索,启动实施“小切口”改革推动“大民生”改善,强力撬动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三个方向”,确保改革目标“实”
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找准改革切入点,精准谋划“小切口”改革。一是聚焦发展方向谋改革。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眼社会发展方向、把准经济规律,顺势而为、借势发力,不断培育壮大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发展动能,从中谋求创新突破,实现以改革促发展。如,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改革,通过建立引导、村集体主导、多方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1+1+N”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农户亩均节支增收180元,降低了种粮成本、推动了农业增效、促进了群众增收,破解了农村谁来种地的难题。今年,我们又拓展实施“1+百千万”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增产增收,抓粮履职尽责”改革事项。二是聚焦问题导向谋改革。紧盯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民生中的热点问题、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建立主动改革的破题选题激励机制,实现以改革促工作。如,“站所合一”改革,将乡镇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队和森林警察中队,通过合场所、合支部、合警力、合工作、合管理、合保障,有效破解了基层警力不足且分散、群众办事不方便、急难险重任务难以联动保障等问题,凸显了“警力整合、职能融合、一警多用、一警多能”的改革效能。三是聚焦群众需求谋改革。紧盯群众需求和实际困难,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实现以改革促民生。如,“教育一体化”改革,即实施初高中一体化管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改革,破解了师资力量不匀、教师激励机制不活、教育成本过高等问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了黄龙县域内择校难题。
二、把牢“三个坚持”,保障改革推进“稳”
坚持以试点探索推进为基础、以科学合理推进为原则、以工作专班推进为保障,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久久为功,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实。成立了以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出台了《关于实施“小切口”改革,推动“大民生”改善三年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小切口”等改革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分管县级领导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主抓、专项专人负责工作机制。一是坚持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利用3年左右时间,以先行先试入手,保障改革科学推进、风险可控。二是坚持政主导、群众参与。以政牵头、群众参与、多方协同共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政主导作用,不断调动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保障各项改革任务在群众监督下合理合规、稳步推进。三是坚持建管并重、有序推进。按照边试行、边完善、边提升的工作思路,一手抓试点示范运行、一手抓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建管同步、建管并重,既抓效率、又抓质量,稳妥有序推进改革事项。
三、落实“四项机制”,实现改革机制“活”
为落实落细“小切口”改革,我们建立了“破题、风控、推进、监管”四项机制,做到源头上谋划精准、措施上科学可行、落实上快速有力。一是建立主动改革的破题机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主动改革的破题激励机制、“五级联动”的民情收集机制、常态精准的调查研究机制和问题导向的改革选题机制,确保改革破题选题精准务实。从去年开始,乡镇、部门主动谋划“小切口”改革事项14项,抓改革由过去的任务型不断向主动谋划型转变。二是建立全面审查评估风控机制。从可行性评估、合法性审查、社会风险和舆情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事项的合法合规、精准可行的全面审查评估,确保改革事项风险可控。如,中药材保护改革事项涉及的法律法规性很强,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多方征询、多轮论证,在探索摸索中审慎推进。三是建立科学稳妥的推进机制。从制度上强化责任落实,以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确保改革任务有力有效推进。四是建立长效督导的监管机制。着力于常态长效监管、全面成效评价和“回头看”督导,既抓当前改革任务推进,又抓过去几年改革成效评价和成果巩固,确保每项改革目标务实达效。
四、紧扣“四个方面”,做到改革切口“小”
经过共同努力,黄龙县“小切口”改革第一批31项试点任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二批14项改革任务也在有序推进。其中,家庭农场的做法得到赵一德同志批示;“农业社会化托管”收获副、省长赵刚同志和、延安蒿慧杰同志的批示肯定;“教育一体化”“站所合一”“五级联动”“五分钟休闲运动圈”等改革案例入选《陕西工作交流》《当代陕西》《改革动态》等。一是便民改革,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对标群众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需要,以惠及群众生活为目标,试点开展便民改革。如,“行走的医院”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向上建立与北京协和医院、西京医院等16所三甲医院专家团队的远程会诊,向下联结47个村级卫生室,打通了偏远乡村急救通道,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报销低、附加成本高、误时误事等问题。二是富民改革,群众增收农业增效成果丰硕。对标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和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壮大富民产业链,让群众有想法、强本领、鼓干劲、能增收。如,“家庭农场”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机一体、农旅融合、集成高效”的新发展模式。今年,又将其拓展提升为培育“农创客”、建设“农创园”、发展“庭院经济”,多措并举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发展家庭农场936家,经营土地总面积22.85万亩。三是乐民改革,群众精神文化品质不断提高。对标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态旅游发展需要,统筹实施乐民试点改革。如,“五分钟休闲运动圈”,充分利用街头边角地、废弃地、裸露土地中选建“口袋公园”等,实现五分钟步行有广场、有绿地、有运动健身设施,推进宜居宜游新黄龙建设。四是安民改革,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有效提升。对标推进平安黄龙建设,促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如,“五级联动”,建立县委领导、基层落实、支部组织、小组联户、户管人的工作机制,对快速传达指令、高效落实工作任务、全面掌握群众诉求、精准解决一线问题,打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在乡村振兴、维稳安保、护林防火、应急处突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民生需求,始终坚持向改革要效益、要动力、要发展,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胆识,继续精准、务实、高效的推进“小切口”改革事项,撬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调研报告:精准谋划小切口改革-强力撬动高质量发展——黄龙县小切口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关键词:黄龙县,改革,撬动,小切口,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