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网络深刻改变着意识形态建设的格局,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事关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必须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在深入认识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凝聚思想共识、做好舆论引导、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抓好网络空间管控、提高网络参与主体的综合素质等多条路径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将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大力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网络;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舆论引导;网络参与主体

  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新形势、新特点和新挑战。一方面,网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渠道和空间,多样化的话语表达方式使得被动的、枯燥的理论宣传变为主动的、活泼的互动交流,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说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网络及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全球性、自由性、多元性、隐匿性、交互性等特点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网络虚拟社会的需要。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如何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中的主导地位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特定社会经济形态和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体系,在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不仅有效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领导权,也对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意识形态是理论化、系统化的阶级意识的体现,其核心是社会信仰、信念和价值观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者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虽然“意识形态”一词在马克思那里是“资产阶级的”“带有欺骗性质的”“贬义”词,但马克思高度肯定了其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这段话强调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的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曾说过,“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3〕,“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4〕。更加明确地指出:“经济建设是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西方国家对我国从未放弃意识形态的渗透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而意识形态宣传实质上是一种教化过程。一个社会群体完全获得一个国家的政权,必须掌握领导与知识和道德领导,即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种领导权的获得不是暴力压制,而是需要建立文化团体和文化组织,进行规模化宣传和教育。他认为这种领导权的教化过程,不仅出现在一个民族内部,同时也出现在不同民族之间,发生在世界国家范畴的各个文明之间。这也解释了西方国家为什么十分重视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从互联网诞生第一天起,美国就将其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武器。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克罗斯曼认为“最好的宣传就是要做得好像从来没有做过一样”〔6〕,宣传对象能够按照你所指定的方向前进,而他却以为这个方向是他自己选定的。亨利·基辛格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书中也表示,目前美国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公开表示“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办法了”。小布什也曾宣称“一旦互联网占据中国,就可以想象自由会如何飞翔”。这种利用网络进行的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渗透已经成为冷战后敌对势力对我国采取的新手段。

  可以看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国家,都深刻地认识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苏联解体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意识形态崩溃,这也给了我们巨大警示: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网络社会都绝对不能动摇。

  (一)网络的开放性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方便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大力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关键词:意识形态,做好,工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