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群众防洪防汛应急避险转移安置方案【1204字】
为做好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提高我镇转移安置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防汛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范围
主要针对局部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地质灾害点、农村危旧房、临时工棚、险工地段等重点区域居住人员以及危险地带老弱病残人员。
二、人员转移
根据预警信号和危险区范围,以应转尽转、就近就便原则进行,确定转移的人员。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先低洼处后较高处人员的原则,将危险区人员转移到安置地点,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转移安置采取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转移群众至附近中小学进行安置。转移后及时对转移安置灾民情况进行登记,逐级上报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妥善解决安置人员的饮食起居。
三、人员安置
1. 在紧急避险通告或者人员转移指令解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原处;组织转移的村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人员返回。
2. 各村应当组织做好被转移人员的安置救助等工作。
3. 人员转移指令发布后,应动员有关人员主动自行安全转移,并将转移去向及时汇报镇防汛指挥办公室。
四、车辆安排
各村在临近疏散转移时,分头召开转移车辆司机会议,命令各车辆一律为群众转移服务,各村负责召集车辆,确保转移车辆的数量。转移时,每村安排一名村委会人员用一辆专门车辆专门拉运孤寡病残人员,不走的要耐心劝说、说服不了的要强行上车转移。关键时刻,员干部带头包户包人,帮助转移,同时严密组织纪律,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五、转移方式
采用“转移户”和“包联村组干部+网格员+安置点”一一对应的方式,实行包保转移工作责任制,每一户确定一名包保人员,每一户确定一处安置场所。在转移过程中,要选择安全的线路,合理安排转移车辆。
六、安置方式
根据目前避灾场所的实际情况,原则上采取就近安置的办法,人员安置分为集中安置、分散安置、自行安置三类。
1. 集中安置:在有避灾安置场所、有学校、会所等场所或转移安置人数多的情况下,可以对转移的人员进行集中安置;
2. 分散安置:在没有集中安置场所或转移安置人数少的情况下,选择若干个中小型避灾安置场所进行分散安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就近的旅馆;
3. 自行安置:投靠亲友的转移户,自行安置在亲属、邻居、朋友家中。
七、信息报送
发现灾害或突发事件征兆已经发生,有关村、单位要立即报告镇防汛指挥办公室,电话:xx,也可以针对性拨打xx、xx、xx等特殊电话。
一旦发生需要报送紧急信息的情况,必须口头即发即报。
八、有关纪律要求
1. 对于疏散转移工作,镇、村两级干部要高度重视,充分准备,认真组织,确保疏散行动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2. 各片区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各种命令和规定,不得各行其是。
3. 各责任区预备的人员、运输车辆全天待命,随时启动;做好汛情预警预报和通讯联络工作,所有应急电话保持xx小时畅通。
4. 对于不听指挥,不服领导,违反防汛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对于不按照本《预案》要求采取有关措施、履行有关义务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从严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xx镇群众防洪防汛应急避险转移安置方案【1204字】》所在栏目:策划方案 > 关键词: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