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路径

  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路径

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路径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是“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日益复杂、激烈、隐匿的特点。因此,在报告报告中,都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新时代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进行部署。实践要求理论创新先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学者们分别从建设的内涵、意义、价值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学理的支撑和理论的指导。但是,如何判断新时代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问题却鲜有人涉足,换言之,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判断依据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从凝聚力和引领力的词义入手。凝聚力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向心力,体现新时代意识形态在思想意识上团结全全国和各族人民齐心干事业的凝聚作用;引领力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示范力和驱动力,彰显新时代意识形态在实践中指导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拼搏的推动作用。从词义的内在要求看,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要求坚持理论的科学性、价值立场的人民性和理论品格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也可以视为判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标准。一般来讲,明确某项工作的标准既为检验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实施路径。因此,逐一细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判断依据,力求标准客观现实的同时也在阐释如何建设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彰显新时代意识形态思想层面的说服力

  面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交流碰撞,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动摇,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通过能否彰显思想层面的说服力判断新时代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应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新时代意识形态要从理论上阐释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意识形态”概念由法国启蒙主义学者德斯图特·德·特拉西提出后,就始终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受到各国和政的高度重视。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上升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制度,这在我们的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充分彰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对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而要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动摇,就需要新时代意识形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是知识与信仰的统一、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人们摆脱了唯心主义和神学的束缚,给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科学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义,而是立足实践与时俱进的方法,开创了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方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宣言》发表到今天……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这个问题,既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学理性,也增加了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新时代意识形态要旗帜鲜明地驳斥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得到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但是依然遭到一些别有用心的抹黑和歪解。当前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伪装成科学的意识形态,另一种是一些国内学者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把意识形态排除在外。这两种观点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对立起来,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归于意识形态而剥夺其在学术领域的话语权,这也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曾在学术和学科体系中遭到不同程度的弱化、淡化和边缘化。这就要求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决地驳斥这两种观点,讲清楚“确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就是要确立打破知识和信仰的二元对立的科学信仰的科学价值;就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性把握世界的科学思想体系不仅不可替代,而且具有推进具体科学发展的指导意义;就是要努力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与哲学社会科学的‘非意识形态化’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具体来说,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就要求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还要将其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蓬勃生机,彰显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征。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路径》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关键词:意识形态,新时代,路径,实施,工作